地址:长沙市开福区营盘路108号领御大厦6楼
电话:
0731-85209195
E-mail:Nobelcradle@vip.sohu.com

友情链接:  诺贝尔摇篮新地东方明珠幼稚园    |    诺贝尔摇篮康桥长郡幼稚园    |    诺贝尔摇篮早教研究所幼稚园    |    诺贝尔摇篮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幼稚园

家园(校)共建

——

HOME (SCHOOL) CO-CONSTRUCTION

爱的行动

分类:
家长心声
作者:
谢中秀
来源:
2019/07/29 09:05
浏览量

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,四川汶川发生了8.0级强烈地震,无情的灾难从天而降,无数的鲜活生命顷刻消失,断壁残垣,满目疮痍。从那时起,痛苦撕裂着人们的心,面对灾难,我们有太多的触动。从那时起,我那刚满四岁的儿子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许多。

老师告诉我,说她有一天将酸奶发到轩轩手上时,轩轩忽然将酸奶高高举起,说:“刘老师,我不喝了。”“为什么不喝?”老师问。他说:“我要把酸奶留给灾区的小朋友喝,我要让他们和我长得一样高!”

我带儿子去银行捐款,他很积极,回到家里又找到自己的储蓄罐,并在第一时间交到了幼儿园的募捐箱。那几天,他一看见募捐箱就说:“妈妈,我还要捐!”我说:“钱捐多了,就不能买玩具了,可以吗?”他点头同意。

地震至今,他从来没有要求过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总是说:“我们要节约,把省下的钱捐给灾区的人们。”看见心爱的玩具,他就跑过去说:“妈妈,我好喜欢的,但是我只看一下,我不会买的!”每天放学回家,他都要求坐公共汽车,他说他要节约。有一天,我问轩轩:“妈妈今天买的这件新衣服漂亮不?”他居然这样回答我:“哼!我才不会表扬你呢,你不节约。”

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,有一天晚上,我无意中拿了一本杂志给他看,他看着看着,突然往床上一倒,放声大哭。“你怎么啦?”我很纳闷,刚才还好高兴呀。“妈妈,我不要地震,灾区好可怜啊……”这时,我才发现他正在看一组关于地震的照片。我连忙安慰他说:“地震已经过去了,好多人都在帮助灾区重建家园,我们也尽了自己的力,爸爸、妈妈都捐了款,你也捐款了是不是?”他边哭边点头,过了一会儿,才起来,擦干眼泪,他大声地说:“妈妈,我要钟馗(端阳节才学的,传说中捉鬼的神)把地震赶走,我要孙悟空帮灾区建好房子!”他还说他要当消防队员,要开挖土机和消防车去救灾区的小朋友。

地震以来,孩子明显成熟了许多,灾难让孩子明白了更多的事理,也使他的爱心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。人性本善,在诺贝尔摇篮,爱心已经进驻了孩子幼小的心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——摘自《诺贝尔摇篮》总第15期

  

不惜成本地开展家长教育,让家长在心灵上再次成长;坚定不渝地拒绝任何家长的“感谢”,保证教育的公平和廉洁;鼓励家长“投身”早教,把自己的亲子故事诉诸笔端,提供给更多的用心的、爱孩子的父母……这一切的一切,诺贝尔摇篮只有一个目的——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,家长也经历一场新生、一次再教育。

于是,诺贝尔摇篮的家长一路走来,一路摸索,一路学习,“一流的家长”就在这里纷纷涌现,谈到早期教育、教育平等、爱的教育、赏识教育,他们头头是道,滔滔不绝,他们说“在这里,我和孩子一起成长”,他们说“我的梦想也开始起飞”,他们还说“接近你,我原本只是想得到一缕春风,而你却让我拥有了整个春天”……

  

李娜,曾是中央电视台《军事纵横》节目以及湖南卫视《聚艺堂》节目主持人。她的孩子叫张喜欢。这样一个智慧而温存的母亲,注定与诺贝尔摇篮幼稚园有不解之缘。在把孩子送到诺贝尔摇篮之后,她把遇到的各种早教问题向我一一提出,我也开始和她进行一次次系统的交流探讨。在一个个困惑解开之后,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之后,她把我们的这些对话记录成一个个关于孩子、关于诺贝尔摇篮的故事。2003年,由她写作的亲子故事结集成册——《亲亲喜欢》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,我有幸受邀为《亲亲喜欢》作序。随后,《三湘都市报》副刊B8版《妈咪宝贝》栏目分期连载《亲亲喜欢》的文章。

 

 

《亲亲喜欢》序言

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,我接触过许多孩子的家长,李娜是其中很特别的一位。她的特别不在于她曾做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,不在于她曾戎装在身,也不在于她的朗诵曾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观众,她的特别在于她的认真——对“母亲”这一角色的认真,认真到让我有些吃惊的地步。 

最初与她认识,只是点头之交,后来渐渐与她熟悉,是因为她的女儿——一个三岁半的名叫喜欢的小姑娘。

她越来越多地和我探讨童年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影响,家庭的环境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,有时具体到喜欢的一次哭闹,喜欢突然说出的一句“童话”。她甚至比许多幼教工作者更投入:世界一流教育家的幼教理论,她如饥似渴地拜读,点点滴滴的幼教资料,她一一地搜寻。她对我说:“把喜欢带到这个世界以后,我才知道什么是责任。”

是的,面对一个新鲜的生命,母亲的责任是何等巨大啊!

如何与一个纯洁得如天使般的孩子对话?如何教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孩子看世界?更重要的是,如何教会一个孩子做人?李娜开始思索,思索孩子世界里的平等与尊重,理解与支持,诚实与信用,还有沟通、感谢、原谅、选择、分享、勇敢、珍惜……当然还有爱。她用了最为朴实的语言,把她和一个三岁半的小姑娘的原生态生活场景记录了下来。她说,这是一大一小两个女人的成长史,因为喜欢,她更丰富,也更深厚了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喜欢让她长大了。

《亲亲喜欢》就这样花一般地绽放在我们的面前,凝聚着她的爱与智慧,让我动容。我曾说,母亲的心灵是孩子的课堂,世上再没有哪个课堂能如此轻松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言行,再没有哪一个课堂能如此深刻地把真理埋藏到人的心灵,再没有哪个课堂能这样持久地影响人的一生,只有母亲的心灵!这是世界赋予母亲的最为神圣的力量,也是神圣的职责。每一个母亲都要谨慎地精心地构建这个课堂,把它当做毕生的事业。

李娜的记录是个案,但它的意义却在于——这个个案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。因为,一个孩子,一个家庭,其实就是一个社会,一个国家的缩影,而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所折射出的人情世故、情感文化,恰恰是一个时代的特质所在。

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,究竟何为教育?我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有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之感。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,我们是不是也有“瞎子摸象”、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的情况?陆游说:“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。”李娜的这部《亲亲喜欢》不仅给每一位家长,也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,补充了我们“身在庐山”之中的视野局限。教育绝不仅仅只是走进教室去听课,教育也绝不仅仅是教会生存的技能,教育应该是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!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“终生教育”的概念,提倡学习型家庭、学习型团队、学习型社区、学习型社会。教育无处不在进行,教育无时不在进行。《亲亲喜欢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随时随地,蕴藏在生活海洋里的教育,没有空洞的理论与说教,一切都是发生在母亲和孩子身边的平凡小事。而作为一个母亲,李娜的认真与用心正在于此,她把一闪即逝的火花聚集起来,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团温暖的明亮。

拿破仑说: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。”

我说:“不想当好母亲的母亲不配做母亲。”

小姑娘喜欢真的应该感谢,也应该骄傲,她有这样一个母亲,这样一个站在她的视角,去体会她的心灵的母亲。李娜对我说:“我自己的成长道路上,有很多的磨难不在表面,而在心灵,我最在意心灵的开阔与奔放,所以我想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,有尽量多的心灵舒展的空间与自由。”

而我一直在想的是,什么样的环境,什么样的历程让李娜有了这样的想法与行动?因为从事教育,我喜欢研究人——北京人,上海人,湖南人……在大城市长大的人,在小城市长大的人,在厂矿长大的人,在农村长大的人……李娜生长在中原腹地的大型煤炭基地——平顶山煤矿,她在矿区生活了17年,直到离开家乡去上大学。在中国,大矿区是个很特殊的地方,大矿区里长大的人,既不像城里人,也不像乡下人,因为大矿区就是一个小社会,有自己独立的幼儿园、学校、医院、工人文化宫……矿区的职工大都来自五湖四海,矿区里生长的人,大多见识广,对全国各地的方言与文化,从小就有一种认同感和包容心,不少矿区子弟,既具有农村子弟吃苦耐劳的品质,又具有城里孩子见多识广、思想活跃的特点,他们中的佼佼者,一旦走出矿区,在新的环境里就会脱颖而出。《人间正道》《中国制作》《绝对权力》的作者,著名作家周梅森曾在徐州韩桥煤矿度过了22年时光,据说,他的笔名“梅森”就是从“煤生”谐音而来。他说:“矿区劳动生涯赐予我的信仰一直持续到今天,它促使我雄心勃勃地向前走,以一个矿工的生命质量去迎接命运的挑战,用劳动去创造世界。”李娜的文字,李娜的用心,常让我想起周梅森,想起他的果敢与坚强。而有着5年军旅生涯的李娜又让我想到另一位著名的军旅女作家毕淑敏,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军营,充满直线加方块的军营,使一位女性在纪律、严格、精益求精之中感受着一种别样的美丽,李娜在军营里切实地体会了国家、奉献、牺牲这样的字眼,她看到的是阳刚之美,是壮美,是鲜蓬蓬的生命之美,这往往使得女性有了一种更为开阔的心胸和视野!

《亲亲喜欢》是李娜的处女作,充满爱意的文字里,也有些许的稚嫩,要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创作上有所作为,她的前面,理论上,技巧上,也都还有长长的路要走,《亲亲喜欢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但不可否认,这个开始让我们欣喜。这位中文系毕业的女性,这位随身携带纸和笔随时记录已成习惯的女性,这位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书籍的女性,这位总是在不停地思考的女性,这位可以把一篇动人的文章朗诵得让人流泪的女性,这位可以把钢琴曲《童年的回忆》弹奏得让人心明如镜的女性,这位对生活充满了深情与爱恋的女性,对于她今后的创作,我没有理由不怀有满心期待与信心!

一个人的成长没有尽头,我们对于人性善与美的追求也没有尽头,而我们的教育,更没有尽头。

在成长的路途中,愿李娜和小姑娘喜欢一路走好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谢 庆

                    2003年5月12日于长沙

                  ——摘自《诺贝尔摇篮》总第8期

关键词:
下一篇: